1 # 非著名語文老師
這問題沒有那麼複雜。 所謂“教書匠”就是按照別人的理論和方法來教書。 所謂“教育家”就是自己的理論和技巧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方法論。 打個比方,欧博就好比汽車裝配工,工作是擰螺絲,不知道汽車的設計原理和整體構造,只是按照設計師的想法來製造。而設計師,就有一套自己的設計理念,能夠整體把握汽車的構造。
2 # 一介辛孺哈哈哈
兩者的區別在於“家”與“匠”。 玩泥巴,有的成了家,叫藝術家,有的成了匠,叫泥瓦匠,同樣,從事教師行業,有些成為家,叫教育家,而有些卻成了匠,叫教書匠。 兩者有何區別? 1.對待教育的態度不同。一個將教師當作是工作,一個養家餬口的工作,打鈴進校,打鈴出校,一經出校,手機遮蔽,學校的事情與己無關。一個將教師當作事業來經營,即使離校,人走心不走,學生的一點風吹草動,瞭如指掌。 2.從事教育的目的不同。一個將教師當作工作,從學校獲取利益為主要目的,班主任工作外,只關注評比分數,上學生課,只關注分數高低,上課要課時,欧博娱乐凡是沒課時的活動諸如二課堂,興趣小組,一律不過問,永遠停留在匠的位置;一個將教師作為事業,所有待遇自有人考慮,自己安心備好課,上好課,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將德育與教學很好融合,鑽研教法鑽研學生心理,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這教的過程中,慢慢積累,慢慢提煉,在專業上偶有建樹,在教育上偶有閃光,慢慢地就成為了家。 3.人生追求不一樣。一個在教師行業,稍有起色,便“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缺少繼續鑽研下去的動力與毅力,年復一年,泯然眾人矣!而另一個,則將教好書,育好人作為自己畢生追求,在教的過程中慢慢積累經驗,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開放的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獨特的開放的思想架構。 教書匠是一種職業,教育家是一種素養。
3 # 雲頂上看教育
我們常常聽說木匠、泥瓦匠等,在裝修房子時就會請這些人來做工,木匠、泥瓦匠為人們做工,主要是為了謀生餬口,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更長遠的打算,他們一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同樣的工作。教書匠和木匠、泥水匠是一樣的。 一、教書匠總是重複著昨天的故事。教師匠每天上班下班、打卡簽到,過著從家到辦公室再到教室的三點式的生活,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也不知道這麼做多長時間。 二、教書匠總是想把工作程式化。教書匠眼中的學生是沒有差別的,總是用同一種方法教所有的學生,總想讓所學生做同樣的事,過一樣的學習生活。寫就一份教案就能教幾屆學生,上課就照著教案、教參念。整個工作的問題都套用同一個公式來解。 三、教書匠在工作中總是怨天憂人。教書匠常報怨自己的課時多,總想少上一點課,每到上課就嘆氣;教書匠常報怨自己的班級差、學生不聽話;教不出成績時又報怨學生不配合、不聽話、和自己對著幹。 四、教書匠總是被動地工作。學校佈置下工作任務時,能推則推、能拖則拖,不到最後期限不完成任務;管理班時,平時不研究學生、瞭解學生,到了學生犯錯了才做調查,卻發現學生揹著自己。 教育家,我們接觸的很少,好像離我們很遠。我們聽說過科學家、藝術學、作家等。讀這些名家的故事時總感覺他們的工作不是為了自己餬口,而是在改變世界、改變別人的生話,教育家也和這些人一樣。 一、教育家總是想著改變世界。教育家工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別人、頭社會,為了他人更瞭解自己、更多地學習知識、掌握本領;教育家為了社會更加文明進步,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和諧而工作。教育家工作的一生就是推動世界的一生。 二、教育家總是探尋教育的規律。教育家從不墨守成規,而是孜孜不倦地專研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地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使教育更有利於解放學生、發展學生。教育家總是緊隨時代的步伐,追尋新時代教育中的問題,不停地調查研究,探尋解決教育新問題,促進時代兒童發展的規律和方法。 三、教育家心中總是充滿著愛和快樂。教育的藝術就是愛的藝術。教育家總會對孩子們付出全部愛,他們用愛來化育孩子們,用愛為孩子們提供成長的動力。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工作的30多年中,把自己的全部時間和愛獻給了孩們,為教育事業做業了巨大的貢獻。 教育家從不把工作當成負擔,而是在工作中找到了快樂。他們真誠地走近孩子,和孩子們交流談話,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為孩子們提供幫助,使他們獲得成長的信心。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以工作為樂趣,帶領孩子們一起勞動,一起實驗,一起閱讀,一起觀察自然。以幫助落後生和後進生為樂事,讓無數的學生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總結語:教書匠與教育家都在做教育,可他們就是這麼不同:教育家的工作為更多人,他們心中充滿愛,一生不斷求索;教書匠的日子一成不變,僅為謀生而被動工作。
4 # 格乃老師
教書匠和教育家有什麼區別? 教書匠就是對教育工作執著、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學方法,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匠”是技藝精湛的人,瑞士的頂級名錶都是工匠將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是追求極致的精神,是對專業的專注精神。《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那是對匠人最早最完美的詮釋。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 教書匠那就是把學生和教育工作看作是一件藝術品來精雕細琢,力求完美演繹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育家是以學生為本的,從學生出發,一切為學生服務。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中國教育家們奉行的原則。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多麼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這是匠人所不能及的。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