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照海: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成逻辑
《教育研究》 2024-09-25
摘要: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生成机理和内在规定的知识生产、积累和应用体系。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欧博娱乐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思想先导。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是一种“嵌入性自主”,是在中国与世界、知识与实践、体系与问题、政策与学术的多重互动中生成的。从内在的逻辑建构与外在的社会建构来说,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可分为知识本体层面的理论建构、文化价值层面的意义建构、学科地位层面的制度建构和社会地位层面的生态建构。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明确什么知识、谁的知识、谁生产知识、谁使用知识,把握理论、文化、制度和社会四重逻辑。在理论逻辑中重视原创性和系统性,在文化逻辑中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制度逻辑中重视学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在社会逻辑中重视实用性和可信性,最终促进知识增长、文化自觉、学科建设和知识应用。教育强国建设只有在知识体系这一底层逻辑上实现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发展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制度逻辑;社会逻辑
孟照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胡印富:论我国教育法典立法路径的学理争议与制度抉择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8-26
摘要:立法路径是法典编撰的本源性问题,教育法典的立法路径是教育法典编撰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育法典的立法路径主要研究教育法典的立法定位、立法模式、立法主线等重要问题。教育法典的立法定位宜为领域法典,具有法律主体的集合性、法律关系的复杂化、法律责任的领域化、调整范围的扩容性、跨部门的复合性五要素。教育法典的立法模式应为建构型实质编撰,以教育规范与教育结构互动关系,建构新型的教育法典。教育法典的立法主线当为教育领域关系,根据教育领域关系要素齐备说作为教育法典立法体例的设计依据。 关键词:教育法典;立法路径;领域法典;实质编撰;领域关系
胡印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与教育法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宗诚等: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研究与分析——基于《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实证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8-26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事关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衡量高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为充分展现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因子分析法,从人才培养投入、过程、产出3个维度,构建涵盖10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份的1367所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数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现象;各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区域之间、省份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提出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即:加强东中西部协作、促进资源流动与共享;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形成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成果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职业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质量评价
宗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孙蔷蔷等: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2024-08-19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建设教育强国征途中的重要一环。世界范围内有较多国家通过保障入园率、实施学前免费或义务教育、增加财政性学前教育支出、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支出比例、科学配置师幼比、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学历要求、实施数字教育等措施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与15个教育强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应坚持公益普惠属性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以减轻家长负担,改善幼儿园教师工作条件并提升其专业水平,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学前教育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教育强国;学前教育;国际比较;数字教育
孙蔷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雯等:全球教育数字化政策的偏好与启示——基于101份文件的政策主题与工具二维分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4-08-19
摘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转型的重要方向。利用Nvivo12软件对65份教育数字化国内政策文件和36份国外政策文件从政策主题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教育数字化政策主题因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不同有明显差异,优质普惠是我国教育数字化突出特色,欧博allbet试点改革是我国特有治理策略,重视人工智能应用和数字素养成为国内外普遍趋势。能力建设型工具是国内外使用频率最高的政策工具,国家文化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指令型、激励型、倡导型和学习型等政策工具的使用。建议我国加强制定教育数字化的短期专项规划和统一行动指南,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从初期指令型工具占比较高,逐步转向以激励型和倡导型工具为主的政策。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政策主题;政策工具;国际政策;比较研究
王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学男、李永智: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电化教育研究》 2024-08-19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引发关注,教育领域似乎是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的领域之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存在高估短期效果、低估长远效果的倾向。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分阶段概括梳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其发展水平和技术限度,判断其与人类智慧仍有本质差别,特别是在高阶认知和社会情感方面。研究基于理性质疑的态度,发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在结构对比、逻辑对比、符号编码、内容分析、交互机理和培养模式六个主要方面存在同构性逻辑,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清晰的认知和判断。研究建议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直接且关键的问题切入,以人工智能撬动教育变革。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同构性逻辑;教育变革;技术限度;教育应对
王学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宋时春、郝志军: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演进、育人追求与操作路径
《中国教育学刊》 2024-08-09
摘要: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人类对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反映了课程综合化内涵的不断演进。我国当前课程综合化的育人追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和个性化育人。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来看,课程综合化主要有三种取向:基于知识的关联与统合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经验的分化与重组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社会生活的整合与意义建构实现课程综合化。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课程形式为课程综合化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 关键词:课程综合化;课程育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
宋时春、郝志军 宋时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郝志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晓磊等:文凭机制的底层逻辑与改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08-09
摘要:文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文凭从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逐渐演变成为强化教育功利化倾向的文化资本,经历了三次价值转变,即证明的价值、交换的价值和筛选的价值。高等教育普及化,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文凭数量的累积效应促使文凭成为一种社会机制,影响着教育、人才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特殊发展阶段产生的文凭溢价效应固化了人们“文凭至上”的文化心理;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剧了“唯文凭”的用人导向;教育系统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供给不完全适配助推了文凭机制的扩张。立足强国建设需要,深化文凭机制改革迫在眉睫,从根本上改革学制,改变“重普轻职”的普遍认知,实现从文凭社会转向技能社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补偿市场机制依赖造成的公平与效率失衡;改进人才选拔模式,构建人才精准匹配使用机制。 关键词:文凭价值;文凭社会;文凭机制;唯文凭;底层逻辑;研究生教育
黄晓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李红恩:整全育人视域下校园欺凌的治理逻辑与实践进路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4-08-09
摘要:整全育人强调人的发展的完整性、统一性,追求各种教育影响在共时和历时层面的一致性,注重提出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系统行动方案。在校园欺凌治理中自觉运用整全育人理念,能够在学校建成一体化的欺凌预防与干预系统,提升校园欺凌治理有效性。整全育人视域中的校园欺凌治理,要求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建立遵循平等对话原则的学生管理共同体及校园欺凌治理共同体,确定价值观建构与社交行为规范相统一的校园欺凌治理目标,将校园欺凌治理的教育任务落实到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校园文化构建等学校教育各环节中,建立正面行为激励与欺凌行为惩戒相结合的立体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整全育人;校园欺凌;治理逻辑;实践进路
李红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李永智、邓友超、李红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2024-07-25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构建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有机统一,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强国建设辩证统一,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根本遵循,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为全球教育知识体系重塑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李永智、邓友超、李红恩 李永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友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红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李永智:质变前夕:数字教育的破与立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4-09-25
《质变前夕:数字教育的破与立》分“人类因教育而文明”“以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做有温度的数字教育”四部分。作者从人类与教育、教育与媒介的关系展开论述,指出数字媒介正在引发新的社会变革、教育的质变,亟待重塑数字时代的教育形态;而教育变革进一步助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历史上教育强国的共同特征,教育强则国家强;针对当前教育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要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作用,将新型教育要素纳入教师教学、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充分激发教育生产力;着重提出在数字时代要重新审视教师职业的价值,人技结合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成为心灵的呵护者、思想的引领者、人格的塑造者、课程的设计者、资源的整合者。
作者: 李永智 出版单位:
于发友: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4-09-12
作者: 于发友 出版单位:
吴霓:《义务教育》(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06-27
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不仅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本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关于义务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另一方面,从义务教育的法律制度、发展治理、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公平保障、质量提升等六大重要方面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义务教育取得的突出成就和重要经验。本书系统回顾总结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作者: 吴霓 出版单位:
中国数字教育何以迈向高级阶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4-01-28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版单位:
孙蔷蔷: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幼儿园教师胜任力发展的视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01-17
“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是幼儿园教师工作实践的重要方面,是我国在“办好学前教育,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背景下对幼儿园教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本书围绕幼儿园教师“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以胜任力为视角,指...
作者: 孙蔷蔷 出版单位:
罗建平:我国一流学科建设与财政支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01-16 作者:罗建平出版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内容简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面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础工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意义重大。而在“两个一流”的关系中,一流学科...
作者: 罗建平 出版单位: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数字化转型中的未来学校实践路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01-16 作者: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出版单位:西南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未来学校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命题,也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崭新课题。经过近十年对未来学校的研究和探索,从未来学校1.0迈入未来学校2.0。在未来学校1.0阶段,立足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坚持扎根中国、...
作者: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 出版单位:
陈飞: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实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01-10 作者:陈飞出版单位: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容简介:《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主要阐释了以下内容: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学校的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同,教育差异巨大,办学状况各异。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出现...
作者: 陈飞 出版单位:
彭妮娅:教育研究量化方法与管理运用:模型、理论和实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01-10 作者:彭妮娅出版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各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测评的概念厘清、方法介绍、模型构建说明、模型使用案例、过程分析、难点解析、方法拓展等方面,依次对教育研究的公平与效率的评测、教育发展的动态综合评价、教育投入...
作者: 彭妮娅 出版单位:
张男星 王春春 刘琳:财经素养教育论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01-04 作者:张男星 王春春 刘琳出版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内容简介:财经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财经素养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共同富裕、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基于世界视野,全面阐释了财经素养教育的缘起发展、政策演进及国际趋势;基于中国特色,...
作者: 张男星 王春春 刘琳 出版单位: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