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欧博allbet50本游记(必备书单)

时间:2024-06-24 12:40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9 次
1914年,欧博allbet在欧洲战争的阴影下,由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带领的一群经验丰富的探险家首次横穿了南极大陆,成为了第一批登陆南极大陆的队伍。 他们最初的乐观主义是短暂的,然而,随着冰原逐渐地变厚,死神笼罩在“忍耐号”的周围。最终,“忍耐号”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并被冰原吞噬,将船上28名探险

1914年,欧博allbet在欧洲战争的阴影下,由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带领的一群经验丰富的探险家首次横穿了南极大陆,成为了第一批登陆南极大陆的队伍。

他们最初的乐观主义是短暂的,然而,随着冰原逐渐地变厚,死神笼罩在“忍耐号”的周围。最终,“忍耐号”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并被冰原吞噬,将船上28名探险家孤立在了浮冰上。

沙克尔顿爵士率领他的团队与天气、地势和命运顽强地抗争着。无数的碎冰、波涛汹涌的海浪、巨大的冰山、无尽的严寒,以及时而因为食物短缺带来的饥饿都成为他们致命的敌人。

他们强大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忍耐精神成就了他们这次的巨大伟业。

3. 《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 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两百余年的南极洲历史,一部可歌可泣的南极探险史。

在个人故事背后,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间对土地和资源控制的竞争。这本书带我们进入紧张的氛围,遥远的南极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 《自然》

原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做序。

原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做序。

译者李占生,多年随外交部组建的政府代表团出席海洋、南极的国际会议,参加过南极矿产资源和南极环境保护的国际谈判。1988年曾亲手将“中山”旗帜插在南极拉斯曼丘陵之上,参加了“中山站”建站的全过程。

译者李占生,多年随外交部组建的政府代表团出席海洋、南极的国际会议,参加过南极矿产资源和南极环境保护的国际谈判。1988年曾亲手将“中山”旗帜插在南极拉斯曼丘陵之上,参加了“中山站”建站的全过程。

1929年12月挪威探险队到达恩德比地,芬恩·霍尔姆登陆后升起了挪威国王和王后送给他的丝质国旗。他回国后宣布“恩德比(地)属于挪威所有”。(挪威极地研究所)

自1770 年到今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南极洲—那片遥远神秘的冰雪大陆的征服与探索,探险家、科学家、政府官员、环保人士、商人纷纷登场,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曲折跌宕、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4. 《发现之旅——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 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

——《国家地理杂志》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航向牙买加(1687~1689

探索锡兰(1672~1757

居游苏里南(1699~1701

漫游北美洲(1753~1777

横跨太平洋(1768~1771

回到南太平洋(1772~1775

勘测澳大利亚(1801~1805

小猎犬号航行(1831~1836

深入亚马孙雨林(1848~1862

深海探测(1872~1876

航向牙买加(1687~1689

探索锡兰(1672~1757

居游苏里南(1699~1701

漫游北美洲(1753~1777

横跨太平洋(1768~1771

回到南太平洋(1772~1775

勘测澳大利亚(1801~1805

小猎犬号航行(1831~1836

深入亚马孙雨林(1848~1862

深海探测(1872~1876

5. 《伟大的探险家》 透过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二百余幅珍稀图像资料,来自英伦的专家学者为您讲述四十余位伟大探险家的故事。

让我们追随这些伟大探险家的足迹,去发现海洋,去发现陆地,去探索河流,去探索荒漠……

贝恩斯描画了与花园岛维多利亚瀑布相对遥望的一群水牛(1862年),捕捉了大瀑布在

背景中呈现的庄严。这幅油画贝恩斯至少画了三个版本,并选了这幅进行平版印刷出版。

托马斯·贝恩斯在1859年作此画于莫桑比克,当时他正陪同利文斯通旅行。贝恩斯对于所走过的地方进行了充满感情和共鸣的描绘,他的笔触也极其真实精准,可以根据他的画作鉴定植物种类和当地地形。

库斯托发明了第一批能够在水下拍摄静态或运动物体的摄像机。他在为《雅克·库斯托的海底世界》的制作而潜水,正在摄影的他像平常那样并不用取景器,水下摄像机的保护外壳也是他率先研制的。

本书从克里斯托夫·哥伦布的远航讲到安德鲁·詹姆斯·伊文斯的寻觅地下新世界,以40组人物的探险经历配以204幅插图,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人类历史上各时期在探索不同领域有重大发现和影响的伟大的探险家们的事迹,勾画了人类对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南北极以及太空的探索记录。

二、寻城中国

6. 《寻城记·广州》“千年商都”,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中国最“洋气”的城市?

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东方第一大港市,广州注定会成为西域文明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萧梁的达摩、唐初的宛葛素、明万历的利玛窦三位圣人的使者都先后由印度、阿拉伯、意大利随商船远洋至广州,或译经传法,或结庐筑堂,开始了他们在中国神圣而漫长的传教生涯。

圣心大教堂——远东的巴黎圣母院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传教士携来五十万法郎,仿照巴黎圣母院的样式在已经成为废墟的广东省府督院行署旧址上盖起了西方哥特式教堂,成为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被西方人誉为“远东巴黎圣母院”。

黄飞鸿和霍元甲曾相距不过百米之遥?

近些年屡屡活跃于银屏的武之圣者无外乎四人:方世玉、黄飞鸿、霍元甲、李小龙。

这四人的传奇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四人虽没有一位生于广州,但在广州西关却有那么四处沉迹,讲述着四位武者的侠义之举:西禅寺、宝芝林、精武门、李小龙祖居。

“北有霍元甲,南有黄飞鸿”

四人中,黄霍二位师傅虽一南一北,但同属一个时代,年龄相差也不过21岁,且象征二人武学精神的宝芝林和精武门,在1919年同处西关十三行,南北相距不过百余米之遥。

7.《寻城记·重庆》 一座找不着北的城市。

重庆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一座典型的码头城市。

这里没有东南西北,只有上下左右。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开八闭十七门。

东水门——古渡通津,八省会馆

自明清乃至民国,东水门城里城外的码头街肆,皆为市廛最盛处。商贾云集、桅樯林立,乃重庆府的古渡要津及商业中心。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38年的10月,宜昌,这座川江门户上的小城一片混乱。数十万的难民、伤兵、机关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滞留在码头,候船西上。数十万吨的厂矿、设备、物资也沿着江滩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等待运输。

1938年的10月,宜昌,这座川江门户上的小城一片混乱。数十万的难民、伤兵、机关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滞留在码头,候船西上。数十万吨的厂矿、设备、物资也沿着江滩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等待运输。

就在这危急关头,川江上的航运大亨卢作孚临危受命,赶赴宜昌,将屯集在宜昌码头上的大量人员和物资及时抢运入川。卢作孚飞抵宜昌后,在稳定人心的同时,制定了一个“四十天抢运计划”。调集轮船24艘、木船1200条,不分昼夜,分段抢运。

就在这危急关头,川江上的航运大亨卢作孚临危受命,赶赴宜昌,将屯集在宜昌码头上的大量人员和物资及时抢运入川。卢作孚飞抵宜昌后,在稳定人心的同时,制定了一个“四十天抢运计划”。调集轮船24艘、木船1200条,不分昼夜,分段抢运。

终于在长江枯水季节来临前,将所有物资和人员运到了四川,保住了中国工业的命脉,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抢运过程中,民生公司16艘轮船被日机炸沉,116名船员为国捐躯。

终于在长江枯水季节来临前,将所有物资和人员运到了四川,保住了中国工业的命脉,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抢运过程中,民生公司16艘轮船被日机炸沉,116名船员为国捐躯。

如今的重庆,多年的再造,使今日的山城已经没了原般的模样,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一份日新月异的欣欣向荣。然而重庆与生俱来的城市性格却延续了下来,古巴人的刚烈豪迈、好勇重义;码头人的热情大方、耿直爽朗;山城人的吃苦耐劳;以及移民城市的包容大度、乐观豁达……重庆的历史,随重庆特有的地貌,也是跌宕起伏,变幻不定。

8.《寻城记· 杭州》 中国七大古都,天下风物,最费文人笔墨的,非杭州西子莫属。

它是时间上的路标,欧博百家乐从东汉华信筑塘,隋炀帝开凿运河,到吴越钱镠和宋王朝对杭城的营建。

它也是空间上的路标,从南朝四百八十寺,九厢八十坊,到石库门里弄和湖畔公馆别墅群。

它是时间上的路标,从东汉华信筑塘,隋炀帝开凿运河,到吴越钱镠和宋王朝对杭城的营建。

它也是空间上的路标,从南朝四百八十寺,九厢八十坊,到石库门里弄和湖畔公馆别墅群。

通过这座路标,我们走进了杭城的街巷,寻访这些失落的记忆碎片,同时惊喜地发现:在失去时间感的现代的都市下,还深藏着浓厚的历史。

南宋大肚弥勒,粗眉大眼,喜笑颜开,坦腹踞坐,十八罗汉两侧环绕,各具姿态。他既是飞来峰最大的一尊造像,据说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

延伸阅读:

《微观杭州》以420余条微博文字、190余幅图片从不同侧面讲述杭州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精神。

9.《寻城记·武汉》 开风气之先的国际大都会。

汇两江,拥三镇,为九省通衢;开埠口,兴洋务,领革命先声。

徜徉在江汉路、中山道,步和的正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足音;

辗转于户部巷、吉庆里,体味的乃汉味美食和荆楚民风。

汉阳兵工厂——百年沧桑“汉阳造”

1894年,与铁厂毗邻的枪炮厂建成。在张之洞“器必求精求新”的指导下,枪炮厂向德国订购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制枪设备,生产仿德国88式毛瑟步枪(即“汉阳造”)、毛瑟手枪(即“驳壳枪”),以及陆路快炮、过山快炮等武器。

始开女校风气之先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古代教育,但其教育的对象基本上以男子为主,而对女子的教育,却仅停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阶段。19世纪中期,这种延续上千年的陈腐观念被彻底打破。

圣若瑟女校——百年女校,芳影犹存

随着民众日渐开化,女校逐步为开明人士所接受。到民国末期,武汉已有十余所女子学校。圣若瑟女校便是一所拥有从幼童到高中教育的完全女子学校。

10.《寻城记·成都》 “天府之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

关于蜀地,千余年前,李太白就为其开了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蚕丛、鱼凫,再加上柏灌、杜宇、鳖灵,谓之“古蜀五祖”。

千百年后,当年的蜀地成都却成了名副其实的“逍遥城”。

如果抛开人世的功名利禄,剩下的人的欲望、美食、美酒、美景都聚在了成都。

这种聚不是掰着手指数来的,更不是为打造逍遥之都而生拉硬扯的凑数,而是来自上天的眷顾,采得一把珠玉撒向了西蜀大地。

三国•成都

沿着这张手绘的地图,可以找到:

武担山:刘备在此设坛称帝;

汉昭烈庙:今武侯祠,为君臣合庙;

三圣祠:纪念刘、关、张的祠庙;

点将台:诸葛亮操兵点将的校场;

还有丞相府、八阵图、娘娘庙……

快来看看你能找到几处?

三清殿前的青羊购自京师,相传是宋开封府经梅阁之物。实为十二属相化身的异兽,被视为“神羊”。自打神羊入了青羊宫,成都民间又多了一种习俗——摸青羊。

11.《寻城记·南京》 “四大古都,天下文枢”,挡不住的王气之都。

为什么说金陵是“帝王之宅”?

两千两百多年前,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金陵,有望气者进言道:“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一听此话,始皇大为不悦,遂命人掘断连冈,堑长陇以通流,泄散王气。

两千两百多年前,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金陵,有望气者进言道:“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一听此话,始皇大为不悦,遂命人掘断连冈,堑长陇以通流,泄散王气。

据说,秦淮河就是为了泄王气而开挖。

高人术士一番折腾之后,水也放了,势也绝了,气也泄了,就连“金陵”这个名字也改成了“秣陵”,意思是喂牲口的草料场。

据说,秦淮河就是为了泄王气而开挖。

高人术士一番折腾之后,水也放了,势也绝了,气也泄了,就连“金陵”这个名字也改成了“秣陵”,意思是喂牲口的草料场。

秦朝术士所做的一切似乎并不太奏效。四百多年后,吴东大帝孙权率先在金陵建都立国,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虎踞龙盘的金陵城,成为10朝49帝2总统450年的王气之都。

秦朝术士所做的一切似乎并不太奏效。四百多年后,吴东大帝孙权率先在金陵建都立国,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虎踞龙盘的金陵城,成为10朝49帝2总统450年的王气之都。

沈氏故宅——江南第一巨富

马道街西段,多有当年江南第一巨富沈万三的产业。沈家没落后,那些高森的大宅、商埠、机坊等相继变卖,或废为民居,或改作他途

三、微观中国

12. 《微观西藏》(汉英版) 收录520余条精彩微博,150余张精美图片,用微故事,呈现超越视觉和感觉的西藏真容。

为更好认识西藏提供了一条捷径。

——藏学家 旦增伦珠

小切口,大视野,深挖掘。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刘伟

一本以“微博体”形式展示真实西藏的书。

《微观西藏(汉英版)》追求新媒体环境下最佳阅读体验,用最短的文字还原了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实的西藏。

13. 《微观西安》(汉英版) 一群最了解西安的人写出的、最真实的西安故事。

一本由古往今来无数个“碎片”组成的微博书。

一口碗、一块馍,一个字……处处都是故事,处处都是文化。

西安人读了会爱上这本书;外地人读了会爱上这城市。

《微观中国:微观西安(汉英版)》通过约500条短小精悍的“微博”和200余张精彩图片,展示西安当地的饮食、交通、方言、文学、人情等方方面面。

14. 《微观新疆》(汉英版) 微距体验大美,500余条微博,畅享“轻阅读”。

【时光的挽留】喀什老城是对时光的一次挽留。触目可见的土灰色几乎是时间本身的颜色。建筑材料是生土、土块、砖、砖坯和南疆最常见的白杨木。布局是随意的、自由的,巷子总是那么狭小、幽深,沿着它们,仿佛能走到时光的尽头去。

【巴扎】巴扎是集市,又不完全等于集市。巴扎也是养育维吾尔族人的地方,有谚语说:巴扎是父亲,巴扎是母亲。

四、“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一辑)

15. 《鉴真和尚东征传》日本僧人真人元开于唐大历十四年(779 年)撰写,向后人再现鉴真东渡日本及传播佛教的事迹。

唐代的佛教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弘扬佛法冒险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的行为,主要靠的是个人的胆魄与毅力。

16. 《大唐西域记》 根据章巽、季羡林、董志翘等学者的整理研究,《大唐西域记》是丝绸之路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唐代僧人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 年)踏上丝绸之路,绕道葱岭前往天竺求法。于645 年到达唐都长安。

撰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为中外研究佛教史和古代中亚、印度、南亚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7. 《真腊风土记·西游录》探索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行程。

真腊是古代柬埔寨的中文名称,真腊因其吴哥窟的历史遗产而闻名全球。

元朝元贞元年(1295 年),作为元外交使团的一名外交官员,周达观奉命乘坐海船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占城等地,横渡淡洋至真腊国都吴哥登岸。回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 年)和西夏乾定四年(1227 年),耶律楚材两次随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花剌子模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和中原地区的西夏国(今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一带)。

《西游录》一书就是对其随军西征、驻守西域的经历的记录。耶律楚材的旅行线路,向后世生动再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轨迹。

18. 《佛国记》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陆上亲历中亚、印度并从海上航路经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返回祖国的佛教旅行家。

东晋时佛教大师法显所撰,故本书又名《法显传》。

法显,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法显一行于399 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天竺(今印度)求法,于413年返回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

法显的旅行记录不仅对于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全球学者研究中亚、印度、南亚的历史地理、交通发展、佛教历史提供了关键资料。

法显,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法显一行于399 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天竺(今印度)求法,于413年返回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

法显的旅行记录不仅对于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全球学者研究中亚、印度、南亚的历史地理、交通发展、佛教历史提供了关键资料。

19. 《瀛涯胜览》郑和船队翻译撰写关于郑和远航的记录。

自明永乐三年(1405 年)至宣德八年(1433 年)的28 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

前后七次所经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30 多个国家,建立或加深了中国和所到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这些远航足迹大多数都可以在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中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作者马欢是出生于浙江会稽(绍兴)的回族人,被郑和聘为船队的通事(翻译官)。从1416 年开始撰写《瀛涯胜览》,经过35 年的修改和整理,在景泰二年(1451 年)定稿并流传至今。

20. 《马可波罗行纪》 世界历史上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著作。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欧洲的旅行家。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 ~1324 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

17 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 年。马可波罗对东方蒙元帝国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财富的向往和对比欧洲更高文明的景仰,某种程度上促发了其后欧洲人的航海地理大发现。

21. 《伊本·白图泰游记》 在阿拉伯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游记,大大促进了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

元至正二年(1342 年),伊本·白图泰奉印度国王(德里素丹)之命由海上丝路出使中国拜见元顺帝,几次经停阿拉伯商人十分集中的当时中国最大港口贸易城市刺桐(福建泉州),并且出访过沿海的其他几个著名城市,如穗城(广州)、行在(杭州)和汗八里克(北京)。

22. 《亚洲腹地旅行记》 被译成英文、德文、俄文等几十种语言,将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到世界。

《亚洲腹地旅行记》,记录了发生于19 世纪末叶与20 世纪初叶之交的中亚、新疆、西藏等地的地理探险和科学发现事迹。

斯文·赫定陆续将其在中亚和中国西部的考察材料整理发布,成果总共超过50本书。《亚洲腹地旅行记》出版后,对世界各地的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 《徐霞客游记》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

1609 年,22 岁的徐霞客开始外出旅行,直到明崇祯十四年(1641 年)在云南旅途中去世,32 年间基本上都在职业化的旅行生涯之中。

他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特别是在广西、贵州及云南三地的旅行,留下了最为详尽的文字记录。

其中“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三个部分尤为引人入胜,也是今天了解明代南方丝路的重要文献。

他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特别是在广西、贵州及云南三地的旅行,留下了最为详尽的文字记录。

其中“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三个部分尤为引人入胜,也是今天了解明代南方丝路的重要文献。

五、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二辑)

24. 《海路校释》 近代早期民间远洋船员的“盲人”摸象。

《海录》一书形成于鸦片战争发生之前20年的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第一作者谢清高原籍广东嘉庆州(今梅县),年轻时出海航行遇到海难,被葡萄牙商船救起后便留在商船上当了船工,一干就是14年。后因病导致双目失明,只能回到澳门陆上定居,靠给人当口译谋生。

基于失明前多年丰富的远洋轮航行和沿线国家的探访经历,他把依靠自己的记忆获得的对南洋、北印度洋、地中海周边沿线的见识,逐地转述给他的同乡杨炳南记录下来。杨炳南又在谢清高口述经历的基础上,引征了其他一些世界地理资料,于1820年整理成书并刊行于世。

25. 《乘槎笔记·航海述奇》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方使团行记。

同治五年(1866年)春清政府派出一支临时出访使团,访问游历了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十个国家。

使团随员主要是同文馆(清朝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的4名学生,其中一位同文馆学生叫张德彝,他和使团团长斌椿在回国后,分别撰写了相当于考察报告《乘槎笔记》和《航海述奇》。

斌椿的《乘搓笔记》,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工业化之后的欧洲的各方面技术进步,第一次参观并记述了欧洲博览会、芭蕾舞、大英博物馆、国家议院、近代报社、高等学院等西方近代的科技与文明。

26. 《欧游杂录》 中国最早的欧洲科技考察记录。

光绪五年(1879年)6月,徐建寅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派出国外考察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士,以驻德国二等参赞名义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

在欧洲诸国考察期间,他将所见所闻,编著成《欧游杂录》一书。

其中介绍了造船、机械、枪炮、火药、熔铁、铸钢、采煤、开矿、电器、印刷、水泥等几十个门类和行业的技术,涉及到设备、工艺、机器安装、船坞建造等方面的就有200余项,以及关于金属加工方面的技术60多项。

这些内容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创办,都是非常及时和有益的,在许多方面至今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7. 《傅云龙游历各国图经余记》 最勤奋的清末外交特使的地理信息记录;关于中南美洲诸国的考察笔记,填补了近代中国人考察游历世界的一个空白。

在清末受政府委派前往各国进行社会考察、外交活动的官员中,来自浙江德清的傅云龙可以称得上是最为勤勉的学者型外交官,没有之一。

光绪十三年(1887年)9月,作为当时外交部(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出洋游历大臣(外交特使)。

他通常白天考察、收集资料,夜晚常常通宵达旦整理材料、编绘地图。这些图经专业性和学术性太强,为比较方便阅读的作品单独编辑成《傅云龙游历各国图经余记》,提供给今天的读者阅读品赏。

28. 《环游地球新录》中国第一部关于世界博览会的现场参展、观展的实录。

光绪二年(1876年),适逢美国建国100周年,美国邀请世界各国共襄盛举,在费城举办盛大的世界博览会。

美国举办费城世博会期间,清朝政府接受邀请组团前往美国正式参加盛会。李圭成为第一个以官方身份参加世博会,也是费城世博会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位中国人。

29.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唤醒国人推进洋务的驻外使节欧洲行记。

薛福成率领的外交使团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3月到达法国马赛港,先后奔波于法、英、比、意诸国,期间还到过德国、瑞士等国。薛福成将他在欧洲四年所闻所思详尽地作了日记,后据以编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印行于世。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的行程及其考察思索的结果,使薛福成成为了坚定的维新改革分子,并具体提出了“求新法以致富强”、“选贤能以任庶事”、“造机器以便制造”等洋务计划,努力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摆脱当时已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的被动局面。

30. 《使东述略·扶桑游记》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日使臣的日本考察记。

光绪三年(1877年),清朝政府派出何如璋出任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日使臣。何如璋在日本大使任上工作了四年多,至光绪八年(1882年)离任回国。

光绪三年(1877年),清朝政府派出何如璋出任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日使臣。何如璋在日本大使任上工作了四年多,至光绪八年(1882年)离任回国。

作为一份驻外工作的考察报告,他撰写的《使东述略》较丰富地观察、提倡了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取得的改革开放成就,力倡容纳西方科学思想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改变封建专制,渴求强国之道。

作为一份驻外工作的考察报告,他撰写的《使东述略》较丰富地观察、提倡了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取得的改革开放成就,力倡容纳西方科学思想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改变封建专制,渴求强国之道。

王韬,长期在上海、香港与英国传教士一起工作,从事英文图书翻译和新闻出版工作。其间他曾分别接受英国传教士和日本文人的邀请,前往欧洲和日本旅行考察并将所经见闻记录下来,其中《扶桑游记》是其光绪五年(1879)前往日本游历考察的记录。

王韬,长期在上海、香港与英国传教士一起工作,从事英文图书翻译和新闻出版工作。其间他曾分别接受英国传教士和日本文人的邀请,前往欧洲和日本旅行考察并将所经见闻记录下来,其中《扶桑游记》是其光绪五年(1879)前往日本游历考察的记录。

31. 《使西纪程·西洋杂志》 中国首位驻外使节的欧洲考察报告。

作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于光绪二年(1876年)冬率随员30余人启程赴英,在伦敦设立了中国驻英使馆。

赴英途中,郭嵩焘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整理成考察报告《使西纪程》上呈清廷总理衙门,遭到朝中顽固派的一片围攻。

跟随郭嵩焘首次驻外的从员中有一位同为曾国藩麾下四大弟子之一的黎庶昌,在郭嵩焘黯然结束其履外任期后,继续跟随新的使臣陈兰彬出使英、德、法、西等国。

基于以上外交官旅行经历,黎庶昌整理了多年的旅行记录,撰成《西洋杂志》一书

32. 《新大陆游记》 近代启蒙思想家流亡北美时的旅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2月,梁启超应美洲维新会之邀到新大陆游历。

他自日本横滨启航,先至加拿大温哥华,后转至美国纽约。

在美国旅行的9个月当中,梁启超一面观察、了解美国科技、产业、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成果,一方面思考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得失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启示作用,所撰《新大陆游记》不仅是一部游程记录,还被誉为“一部全面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国内秘密传布的维新立宪名著”。

33. 《康有为列国游记》 流亡欧美的改良派的长时观察与博引深思。

康有为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逃亡海外,背井离国16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始返故国。

在十数年的流亡过程中,康有为“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路”,沿途留下了大量游历笔记,这些笔记都一一体现在根据其遗稿整理出版的《康有为列国游记》之中。

六、异域的想象

34.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第一个指出罗布泊位置的地理学家,“丝绸之路”命名者的中国奇异见闻。

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因李氏之成就,而节省吾人十年之工作时间。

——著名地理学家 翁文灏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近150年前在中国的考察日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当时大江南北的山川、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

35.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英国政府派出的正式访华使团来华见闻。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政府以向乾隆皇帝补祝80寿辰为名,派出以马戈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

本书是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各种见闻的记录,包含“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和“巴罗中国行纪”两部分。

36.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使团副使撰写,最早向英国人介绍中国的著作之一。

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是一个值得后世慢慢玩味的历史事件。

在英国人看来,欠缺外交风度的满清皇帝和官员们表现出的蛮横和固执完全辜负了英国政府的好意。

而在中国官方眼中,这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因为他们捍卫了帝国的尊严。

在英国人看来,欠缺外交风度的满清皇帝和官员们表现出的蛮横和固执完全辜负了英国政府的好意。

而在中国官方眼中,这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因为他们捍卫了帝国的尊严。

37. 《伊加利亚旅行记》 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卡贝的代表作。

书中设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和人们自愿联合起来的“伊加利亚共和国”。这个理想共和国的基本原则是,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和兄弟并在权利、义务上完全平等,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实行社会所有。

38. 《克拉维约东使记》 15世纪的手抄本,到1582年才将抄本付印出版;研究中世纪中亚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作者克拉维约(Klaviyo)十五世纪初叶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到中亚撒马尔罕觐见帖木儿大帝。

他以游记的体裁将沿途各地的军事、政治、文化、宗教以及风土人情记载下来写成了这本书。

39. 《世界历史上的前近代旅行》 描绘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500年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旅行长卷。

《世界历史上的前近代旅行》描绘从罗马时代的旅行家,到公元7世纪跋涉于通往中国和印度的丝绸之路上的行者,再到马可•波罗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旅行的案例。

本书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1)为什么要旅行?

(2)古典时期的旅行;

(3)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中东地中海地区的旅行;

(4)中国、中亚的丝绸之路;

(5)佛教的传播与旅行;

(6)穆斯林的旅行;

(7)马可•波罗与基督教旅行;

(8)15世纪旅行的成熟。

40. 《达摩大师传》 向世人展现了一位开辟出中国禅宗的大智大勇者的形象。

达摩大师为到中国传播佛法,历经三载,才来到了广州。

后又至当时梁国都建康,与梁武帝会见,因语句不契,遂渡江北上,从而迎来了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时刻——“一苇渡江”。

达摩先到达洛阳,后至嵩山少林寺,在后山面壁,一坐九年。

最后于公元五二八年灭度,并留下了“只履西归”的神迹。

七、行与思

41. 《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发现美洲?

本书讲诉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提出: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最早实现环球航行的人也不是麦哲伦!

孟席斯的郑和发现美洲说引起了世人关注,郑和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的研究重新成为热点。

无论如何,郑和六百年前的这个壮举,极大开拓了中国人的海上视野。这一段六百年前的壮举,牵动着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执着探索。

42. 《唐代游记选译》 收录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文人的经典名篇游记24篇。

本系列以汉英对照的形式呈现,力图用流畅的现代英语准确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游记文学中的精品.同时也为中国读者学习英语和汉英翻译提供可用的资料。

——汪榕培

选取唐代名家游记(如《兰亭集序》、《小石谭记》等)27篇作为原文,译成英文,字数大约为10万字。

延伸阅读:

1. 《宋代游记选译》

2. 《明代游记选译》

3. 《清代游记选译》

43. 《西出阳关:历代亲历西域诗人剪影》 讲述中国古代亲历西域的诗人们的故事。

第一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

第二章 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三章 不妨终老在天涯

第四章 弓刀闲挂只春耕

第五章 中原无此好春风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古代亲历西域的诗人们的故事,他们前往西域的原因,路途见闻,诗歌作品。由于西行的风物、环境等原因,这些诗作风格质朴,具有一种穿越时空、震撼历史的力量。

44. 《西行画记——蒋彝传》 “可口可乐”的中文名译者;最成功的华人英语作家之一。

蒋彝,著名艺术家、诗人、游记作家,1903年生于江西九江。1933年西行英国,1955年应邀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77年病逝于北京,葬于故乡庐山之麓。

在国外他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创作出版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他的“哑行者”游记系列熔诗词、书画、散文于一炉,吸引了西方各国的读者,使他们看到东西方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对他们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45. 《美加十万里行记》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在美加旅行时的所见所闻。

主要内容包括:美国的高速公路、过境、奥尔巴尼——帝国州的象征、纽约·百老汇、走近波士顿、华盛顿D.C.的出租车司机、奥兰多之旅、奥运会之外的亚特兰大、新奥尔良、休斯敦:航天中心和其它、热辣辣的美国、美国的峡谷等等。

46.《龙州游记》 28位广西散文名家写就对龙州的真挚情感。

他们乘兴而来,以天为幕,以草地为台,面对春风,轻弹柔唱。于是,谣音琴韵,铃声管鸣,飞旋而起,甜美。绵长,不绝于耳。

——听天琴

本书是中,我们可以读出龙州历史的厚重、山川的壮丽、劳动人民的纯美。

47. 《驿站》 八位写作者记录下自己与驿站之间的旅程。

PART 1 通往幸福的八个驿站

PART 2 停泊与漂流的七种时态

邮简——从我的手,到你的手

公路——离家五百里

港口——谁家今夜扁舟子

火车站——铁轨的逗点

票券——时空买卖的契约

机场——飞翔的开始

流行歌曲——望呀望,等呀等,等无心爱船入港

知性杂文——从邮简到飞行、从缓慢到音速、从简约到繁华,带领人陆、海、空迅速位移,在挥手道别,与重逢相拥间,便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48. 《噢,巴马》中国最美的小城,最适宜人居和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之一。

本书作者以行者的身份来到巴马,讲述一个外来人眼中的那山、那水、那人。

他将以全新的视角、翔实的资料、系统的分析、优美流畅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全面解读巴马这块神奇的土地,展示这块土地奇异、古朴、自然、纯净的风情风貌,带领读者走进巴马,品读巴马,破译巴马,感受巴马。

49. 《欧游心影录》 1918年,梁启超赴欧考察的记录与思考。

《欧游心影录》全面反映了梁启超对战后欧洲的观察,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中西两种文化的观点:

认同和推崇西方文化的核心“自由精神”;

反对西方把物质生活、科学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但并不反对科学,更不是要放弃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

倡导个体本位的文化理论观;对欧洲文明的前途抱持乐观。

50. 《行万里路:葛剑雄旅行自选集》 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的文化跋涉,行与思。

以深邃的目光探寻历史轨迹;

以坚实的脚步丈量文化时空;

葛剑雄富有行动能力,足迹遍历神州大地和世界七大洲,善于捕捉体验生活中的美感和诗意,并将之行诸于文字。

猜你喜欢: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3 21:12 最后登录:2024-12-23 21: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