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理寺卿审理刑事案件,用五听观察其情:一称气听,二称色听,三称视听即目听,四称声听即耳听,五称词听即辞听。用三虑复审穷尽情理:一称明察秋毫审定疑案,二称怜悯同情昭雪冤案,三称公平廉明对待一切刑案。少卿为其副职。凡系各司各官送交的处徒刑以上,九品以上官吏犯罪应处除名、免官、官当以上处罚,平民处流刑、死刑以上刑罚的案件,都应细加审问,再呈刑部,并呈交中书门下复核。杖刑以下则执行。如有人犯之案审问未尽、羁押未结者,五日一虑。如有久押牢狱,不被审问;或者事实清楚,取证未尽;或者一人告数案及一人犯数案,表面看来案情重大而实际并不重大但久拖不决的等,也都负责审判结案。凡是中外官吏犯案,已经判决奏报结案但案犯仍喊冤的,则重新审查其状,再行复审。凡是吏部提补法官,大理寺卿则与刑部尚书、侍郎共议其人可否担任此职,方可注授 [8]。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