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分封制,欧博abg再到后来朱棣靖难之役,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在本文当中我们主要论述的并不是分封制,而是明朝藩王府的护卫和官制,以及明朝藩王府的运行。在了解了明朝总体的分封情况以后,我们来看看明朝藩王府的情况。 明初分封形势图 1、藩王府的文官体系 在我古代的分封制当中有 实封制,也有 虚封制。所谓的实封制就是授予实际的土地和管理区域,诸侯王在自己的辖区之内就是土皇帝,比如汉初刘邦实行的分封制就是典型的实封。所谓虚封就是只有一个荣誉头衔,诸侯王既没有自己的封地,也没有自己的辖区,比如清朝就是典型的虚封制。 朱元璋最初分封子弟,实行的就是实封。每个诸侯王既有自己的王府,也有自己的官员,而且还保留自己的军队。在藩王府的文官系统当中,王府长吏司是官职最高的机构, 主要职责是“掌王府之政令”——《明史》。具体职责如下: 掌王府么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若王有过,则诘长史。——《明史》 掌王府么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若王有过,则诘长史。——《明史》 除了王府长吏司以外,藩王府中还有还有许多负责 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员。虽然他们在等级和权利上来说,并不如王府长吏司。但是他们负责一些具体事务的管理。正是这些具体机构的存在,才使得明代藩王府能够正常运行。由于篇幅有限,对这些具体官职不能一一展开介绍,只能通过下方表格的方式加以呈现: 洪武三年设置的官职如下: 洪武十一年设置的官职如下: 注:数据来源于《明史》 王府长吏 2、明代藩王府中的武官体系。 在明代藩王府中,与文官系统相对应的就是武官系统。相比于文官系统来说,武官系统的职能和架构相对简单一些。在明太祖洪武年间,每支藩王手中都保留一支军队。这时候的武官体系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而且军事力量也比较强大。“ 王先与令旨准袭,然后差人费诘赴京续浩、续黄,毋得阻当留难。”——《明太祖实录》 等到明成祖永乐年间藩王的实力得到镇压。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但是每个王府仍然保留一定的防卫力量。在王府的武官系统当中,地位比较高的就是“ 王府护卫指挥使司”。在这个机构之下有很多掌管具体职能的卫所,主要职能是:对于武官系统的具体设置, 《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掌侍卫仪仗,王府护卫,掌防御非常,护卫王邸。有征调,则听命于朝。——《明史》 具体的人员构成如下: 每王府设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明史》 每王府设护卫,欧博官网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明史》 靖难之役 二、朱元璋的王府护卫原则——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在朱元璋看来,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是不可信的。只有自己的亲儿子最可靠,因此朱元璋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 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明史》。是朱元璋进行分封的一个重要原则。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规定: 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明太祖实录》。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藩王势力还是非常重视的。 朝廷的官员对于地方的藩王也要行大礼,如果朝廷不尊重藩王,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处罚,《明皇祖训》中有这样的规定: 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王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处以斩首刑罚。——《明皇祖训》 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王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处以斩首刑罚。——《明皇祖训》 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建立王府护卫制度,有他自己的打算。因为当时天下初定,各种反叛势力蠢蠢欲动。而且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极端自尊和极端自卑是他的典型特点。这就让朱元璋除了自己的家人谁都不相信。所以朱元璋一直想要建立起一套王府护卫制度。“ 布政司、都指挥司,并卫、府、州、县杂职官,皆于朔望日至王府口候见。”——《明史》 明太祖 具体原因如下 : 1、拱卫皇室,以备不时之需。 朱元璋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经考虑到了。它实行分封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老朱家的统治。朱元璋曾对藩王提出这样的要求: 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享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明太祖实录》 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享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之所以给予藩王较大的军事权力,就是为了防止发生大的战争,皇室筹集不起军队。但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到自己的儿子朱棣反了。 2、夺取兵权 夺取兵权是朱元璋建立 王府护卫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看来,虽然有些武将,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害怕他们功高盖主。朱元璋曾最大曾这样说过: 诸将从朕被坚执锐,以征讨四方,战胜攻取。——《明史》。 王府护卫军 三、明朝王府护卫的具体职能。 在明朝洪武年间,王府护卫的具体职能体现在军事方面。这些藩王作为皇室统领军队的将领,是巩固明朝统治的重要力量。但是后期。明成祖朱棣夺得天下以后,实行藩禁政策,王府护卫成为维持治安的主要力量。从而也实现了王府护卫,由军事职能演变为治安职能。它的具体职能如下: 1、随王出征 明朝的藩王一般都是驻守在边疆地区的。王府护卫的职能也主要是军事职能。他们随从藩王出征。朱元璋在《明皇祖训》中有这样的规定: 凡王府侍卫,指挥三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员,正旗军六百七十二名,守御王城四口,每日轮直宿卫。——《明皇祖训》。 比如在明太祖洪武年间,多次让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率领军队北击北元。当时燕王朱棣率领的军队就是王府护卫部队。后来,这支军队也成为朱棣靖难之役的主要依靠力量。 2、维持地方治安 明成祖永乐年间,明朝实行了藩禁政策。有很多藩王的部队已经就地解散了,很多在地方的藩王, 只保留了很少的一部分队伍,用来维持治安。比如在永乐18年的时候,贵阳等地有一些山贼造反,当时的明朝政府就是用的藩王王府护卫,来平定的这次叛乱。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薪州卫指挥金事胡冕为征庚前将军,六安卫指挥金事宋晨,武昌、荆州二护卫指挥金事徐越、荣铸副之,各率本卫及沈阳等卫官军,讨祁州、桂阳等处山贼。——《明史》 薪州卫指挥金事胡冕为征庚前将军,六安卫指挥金事宋晨,武昌、荆州二护卫指挥金事徐越、荣铸副之,各率本卫及沈阳等卫官军,讨祁州、桂阳等处山贼。——《明史》 3、屯田耕种 在明朝的洪武和永乐两朝,实行的是卫所制度,在卫所制度之下,基本上都是,士兵自己耕种养活自己。朱元璋曾经规定,内地的卫所,八分屯田,两分守城。边地的卫所,七分屯田三分守城。朱元璋曾这样说过: 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废百姓一粒米。——《明太祖实录》 明朝士兵 四、王府护卫——靖难之役的主要依靠力量。 在靖难之役当中,燕王朱棣的王府护卫,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燕王朱棣在起兵之前统领三个卫所,分别为:燕山中护卫、燕山左护卫和燕山右护卫。这三个卫所的士兵,大多数是追随燕王朱棣起兵的。 下图所示为追随朱棣起兵的功臣表: 注:数据来源于《明太宗实录》 通过这些功臣的名单我们就可以发现,追随燕王朱棣起兵的,基本上都是他所统领卫所的士兵。实际上朱棣正是依靠这三个卫所的力量才敢发动靖难之役。但是在朱棣夺得天下以后,就实行了严格的藩禁政策: 禁诸王营造宫室,自今非朝命敢擅役一军民,私敛一钱物者罪之。时秦、晋、楚、代诸藩,并奉严诏,因是定入朝出城律,尽罢护卫,不许臣所属吏民。——《明史》 禁诸王营造宫室,自今非朝命敢擅役一军民,私敛一钱物者罪之。时秦、晋、楚、代诸藩,并奉严诏,因是定入朝出城律,尽罢护卫,不许臣所属吏民。——《明史》 靖难之役示意图 结束语:明朝王府护卫和王府官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 实际上王府护卫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隶属于地方的一支武装力量。无论是从明太祖洪武时期封邦建国,还是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这其中都包含着王府护卫的力量。虽然后期,明成祖朱棣实行藩禁政策,但是王府护卫作为一只维护地方治安的力量,没有被消除。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明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自是东北之落篱尽撤,非复太祖拓边之愿意矣。明初審王得领兵备边,服制仅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无敢与抗礼者,迄成祖篡位,恐他審效尤,因削各王兵柄,富假而二王不准相见,出城省墓,亦须奏请,食禄而不治事,遂成国家之资疵矣——《明史》 自是东北之落篱尽撤,非复太祖拓边之愿意矣。明初審王得领兵备边,服制仅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无敢与抗礼者,迄成祖篡位,恐他審效尤,因削各王兵柄,富假而二王不准相见,出城省墓,亦须奏请,食禄而不治事,遂成国家之资疵矣——《明史》 上面这段史料主要记载了,明成祖朱棣实行翻进政策以后,皇帝和个藩王关系的演变。这其中就包含着王府护卫。它作为一支影响皇帝和藩王关系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政局。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太祖实录》 《明太宗实录》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