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欧博開放博物館

时间:2024-06-05 07:09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0 次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康謳,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14 年 3 月出生於福建長汀,2005 年 3 月 23 日逝世於加拿大。曾就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音樂組,主修理論作曲。1949年,舉家遷到臺灣,是為早期臺灣音樂的拓荒者,一生奉獻於音樂教育,撰寫大量的音樂相關書籍,主編《大陸音樂辭典》;他也是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康謳,欧博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14 年 3 月出生於福建長汀,2005 年 3 月 23 日逝世於加拿大。曾就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音樂組,主修理論作曲。1949年,舉家遷到臺灣,是為早期臺灣音樂的拓荒者,一生奉獻於音樂教育,撰寫大量的音樂相關書籍,主編《大陸音樂辭典》;他也是位作曲家,有其個人獨特的品味,不喜歡過度華麗的音響,他認為音樂除具娛樂功能外,亦有教化作用,因此創作以平易近人為原則。

KANG Ou was born in Changting, Fujian in 1914. He was a theory and composition major in the music department at Shanghai Arts College. He moved to Taiwan with his family in 1949. He was a pioneer in Taiwan’s early music scene, devoting his life to music education. Kang wrote numerous books on music, and he was the main editor of the “Mainland China Music Dictionary.” He also had his own unique compositional style. He was not fond of excessively decadent music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aside from serving as entertainment, music should be used to educate people. Kang tried to make music approachable and easily accessible to all people. He died in Canada in 2005.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書目: 

游添富。《康謳:樂林山中一牧者》。台灣音樂館. 資深音樂家叢書。第26冊。宜蘭:傳藝中心,2003。|ISBN 957-01-5295-8

獲獎: 

1979年/「著名知識份子」獎狀

獲獎: 

1979年/「國際成就獎」

獲獎: 

1991年/「加拿大中華文化藝術總會」獎狀

生平: 

莘莘學子志業堅
1914年3月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其四哥康讚特別偏好傳統戲曲,且曾自南京帶回風琴,使康謳有機會接觸音樂。康謳幼時即相當喜愛京戲及風琴,沉浸在此中西音樂及樂器的兩極端刺激之中。1923年,就讀新俊小學,欧博娱乐甚喜愛老師康篤的音樂課程;畢業後考入長汀第七中學初中部,但二年級時因戰亂,轉赴潮州金山中學就讀,期間再受音樂老師擅長演奏小提琴的影響,便寄予提琴無限希望。1933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音樂組,主修理論作曲,畢業後繼續在上海音專進修,旁聽黃自所開的理論課程。黃自的作品風格典雅,旋律簡潔流暢,雖然初時的音樂語言傾向歐式,但後來則轉為偏向民族風格的創作與思維模式,啟發了康謳日後的創作觀點。

埋首於理論著作
1949年,舉家遷至臺灣,受聘於臺北師範學校音樂科,這是康謳在臺灣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畢生工作時間最長的地方。教書時,體認到臺灣甚缺乏音樂相關書籍,便著手編寫教學所需之參考書;同時受邀擔任師範學校、高中、國中、小學各階段課程標準制定委員,並參與編輯教科書。其分別於1963年及1967年完成的《音樂教材教法研究》、《音樂教學法論叢》兩套參考書中,提供詳盡的音樂教學法。1980年,主編《大陸音樂辭典》,這是當時唯一「百科全書類」的音樂辭典工具書,規模浩大,內容以《哈佛音樂辭典》(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為基礎,又為了符合國人需求,再加入許多中西音樂人名及中國音樂史條目。他領頭編纂臺灣音樂辭書,所編書籍能作為後進改革辭書的重要參考依據。

引領曲盟入國際
1974年,康謳會同許常惠、溫龍信、許博允等人籌組「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並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擔任理事長期間,舉辦多場音樂發表會、學術研討、演講等活動,並與各國音樂家作品交流,其中最重要的活動,是「亞洲作曲家聯盟第四屆大會暨亞洲音樂節」,與會人員除了亞洲人,尚有來自英、美、奧、紐等九國的觀察員。他是首位舉辦跨海音樂演奏及研討會的臺灣人,為日後國際音樂交流奠基。

致力於創作演出
康謳的早期音樂作品,以鋼琴伴奏的歌樂為主,於1966年發行了第一本歌曲集《康謳歌曲創作集》。作品歌詞包含教育、愛國、宗教、以及詠景抒情等範疇,旋律安詳、婉約優美,帶有靜態美感,甚是討喜。1976年之後,開始正式發表器樂作品,並積極鑽研「中國風格和聲」作曲法,於1978年發表論文《中國調式和聲研究》。其器樂作品少用傳統西方古典和聲,多運用中國調式和聲,以增加樂曲變化及潤飾效果,展現東方音樂獨特韻味。此外,身為客家人的康謳,也自血脈焠鍊客家精華元素,成就不少作品,如《客家隨想曲》(為小提琴獨奏)、《客家協奏曲》(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及鋼琴變奏曲《老山歌》(以各家民歌為基調)。他主張發揚具中國風之音樂基調,應重視民族創作、推廣音樂、培養音樂人才,以進軍世界樂壇為理想。

領域: 

作曲家

領域: 

音樂教育家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3 23:12 最后登录:2024-12-23 23: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