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0日讯 “病中的孩子苦苦期盼,移植手术刻不容缓。”11月7日上午,当来自北京、广州、南宁的三颗供体心脏陆续落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便启动一场生命接力。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带领最强阵容连台手术,为三名男童成功植入救命心。 一场生命接力赛,三个娃迎来新生。 通讯员刘坤维 陈有为 摄 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该院成为全球首家在同一天内完成儿童心脏移植例数最多的医疗机构,再次证明武汉地区儿童心脏移植综合实力稳居世界先进水平。 截至发稿,三名心脏移植患儿已成功拔出气管插管,生命体征稳定。 出发地:北京、广州、南宁 坐标:武汉,三场生命接力赛“无缝对接” 4岁的童童(化名)来自浙江杭州,患有扩张性心肌病;11岁的慷慷来自山东聊城,患有限制性心肌病;12岁的浩浩来自四川绵阳,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他们都曾辗转北京、上海等地,在全国一流的医院接受过药物等治疗,但依然无法遏制走向终末期心脏病的命运。在各地患儿云集的家长群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求治。 “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换心是唯一的重生机会。”董念国教授带领团队为三个孩子进行详细检查,商讨救治方案,最终决定进行心脏移植。 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长期面临供体稀缺的问题,儿童供体心脏更是稀缺中的稀缺。孩子们在病床上等待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董念国教授团队多方询问,由青年外科医生组成的“护心跑男”随时待命。11月6日,董念国教授团队接连得到好消息,在广州、北京和南宁三地有匹配的心源。三支队伍同时出发,7日接回供心。 7日上午,当供心刚刚落地,协和手术室内,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苏伟教授、王国华副教授为首的移植团队带领20余名医护人员,已开始紧张的术前准备。 董念国教授、苏伟教授、王国华副教授正在进行第一台心脏移植手术。通讯员刘坤维 陈有为 摄 10时30分,第一台心脏移植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团队在切除病变心脏的同时,精确修剪供体心脏,然后植入供心,细致吻合……手术环节一气呵成。 11时58分,既有节奏又有力的心跳声传来,这意味着小浩浩迎来了“心”生。 一台接着一台,医护团队轮番上场。 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王国华副教授正在进行第二台心脏移植手术。通讯员刘坤维 陈有为 摄 14时15分,第二台。小慷慷胸腔内,一颗有力的心脏再次跳动。 16时,待“护心跑男”、协和心外科李庚副教授从南宁将第三颗宝贵的心脏送到医院时,团队已为4岁的童童已建立好体外循环,“虚位以待”。董念国教授仔细修剪供心,再将心脏植入体内,依次吻合。 16时34分,沉睡了5个半小时的心脏在童童体内重新跳动。17时31分,体外循环停机,标志着心脏已经开始自主工作。 至此,三台移植手术顺利完成,3名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于次日下午拔出气管插管。 儿童心脏移植:皇冠上的明珠 协和领跑:累计突破139例,5年手术量全球第四 21世纪的外科有两个主力方向,其中一个就是器官移植。但是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儿童心脏移植是实施数目最少的实体器官移植,其原因除了与儿童受体匹配的供体心脏的缺乏,更在于儿童心脏移植技术难度大,被喻为“皇冠上的明珠”。 心脏移植需要在显微镜下完成,其超精细程度仿佛微雕。董念国教授介绍,儿童年龄越小,心脏血管、组织越薄弱,稍有不慎就会使幼小的心脏出血、组织损伤,甚至前功尽弃。植入一颗新的心脏,要实现与左心房壁、上腔、下腔、主动脉、肺动脉的逐一吻合。心房壁和心血管的厚度远不足1MM的厚度,要将薄如蝉翼的两个组织“严丝合缝”地吻合,考验的是外科医生十几年如一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 术后,小患儿慷慷(化名)可以进食。通讯员刘坤维 陈有为 摄 小患儿浩浩(化名)术后恢复良好。通讯员刘坤维 陈有为 摄 术后,董念国教授检查小患儿童童(化名)恢复情况。通讯员刘坤维 陈有为 摄 在为童童进行的心脏移植手术中,团队考虑到孩子未来生长发育的需求,在吻合技巧上进行了特殊设计,这些独创的操作将为童童不断生长的心血管留下足够空间。“到时候这个供体心脏会和孩子的身体的各个器官一样,一起长大。”王国华副教授说。 近年来,全球每年仅500例左右的儿童心脏移植,我国近几年每年仅50例,根本无法满足心衰等终末期心脏病儿童的需求。2008年9月至今,协和医院完成心脏移植139例,数量领跑全国。根据全球心脏移植中心近5年手术量排名显示,协和医院位列第四。而同日在同一家医院“连台”完成三台儿童心脏移植手术,经权威平台查询,确为全球首次,协和医院11月7日再度刷新纪录。 三个孩子的供体心脏,运送期间的冷缺血时间均约330分钟,这得益于董念国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异地供心需要长途运送,供体心脏离开人体的冷缺血时限,国际标准是4小时。但是中国幅员辽阔,4小时显然不够,很多匹配的心脏难以到达濒临绝境的患者手中。董念国教授团队创新研发“边缘供心”理论,改进供心保护方法,使冷缺血安全时限从国际标准4小时延长到6~8小时,过去运送不了的心脏现在可以用得上了。 协和医院副院长夏家红介绍,该院心外科团队在董念国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国情的心脏移植技术体系。团队采用供心旋转术式实施终末期先心病右位心心脏移植;联合侧枝封堵技术实施国际首例终末期先心病杂交心脏移植;通过扩大心包腔、改良腔腔吻合等完成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66天3公斤)心脏移植,一举将中国儿童心脏移植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一颗供体心脏的旅行 11月7日,武汉协和医院同日完成三例儿童心脏移植,3个娃重获新生。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北京、广州、南宁三颗供体心脏的顺利送达。协和医院心外科副教授李庚作为“护心跑男”,负责完成的是南宁供体心脏运送。 “将供体运送到受体的时间越短越好。”争分夺秒的李庚讲述了一颗供体心脏的旅行。 11月6日 10:50,李庚从天河机场出发 12:35抵达南宁。在出发之前,李庚已经对这位9岁脑死亡患儿的供心进行了预评估。抵达该院后,他再次进行现场评估,确定可与武汉急等供心的终末期心脏病男孩童童相匹配。 11月7日 10:30,李庚前往当地医院着手取心手术 12:00 带着装有供心的器官移植运输保温箱,赶赴机场 13:35 厦门航空为协和“护心跑男”开通绿色通道,李庚顺利登机 15:25,李庚抵达天河机场,立即向协和医院手术室报告。早已做好术前闪图的手术团队进入紧张状态 15:30,换心手术正式开始 16:07,心脏阻断,开始进行供体心脏缝合 16:34,新的心脏实现复跳 17:04,体外循环辅助30分钟后,撤机,童童通过考验,心脏自主工作 19:00,童童回到ICU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聂文闻 熊婉婷 王怡轩 视频制作刘派)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