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欧博abg大外交|博雷利访华成行,专家:中欧需在对话中确定关系边界

时间:2024-06-02 20:0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3 次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双方领导人互动频密,中欧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 10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欧博abg中欧双方领导人互动频密,中欧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

10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将于10月12日至14日访华并举行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此次访问是博雷利担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以来首次访问中国,也是近来中欧高层在多领域密切互动的延续。据悉,他此行也将前往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并与师生互动。

九月以来,中欧高层之间互动频繁。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是两人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会晤。在这之后,三名欧委会官员相继访华,中欧在经贸、数字、环境领域的面对面交流再度重启。9月25日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事关双边关系中的“压舱石”,这也是中欧自2020年后首次恢复线下经贸高层对话。

对于中欧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近期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上海欧洲学会主办的“国际大变局下的中欧关系:现状、挑战与前景”会议上,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向澎湃新闻()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欧方尽管坚持对华‘三重定位’,但在面对自身经济衰退、俄乌冲突、全球治理等问题上显然离不开中国,因此仍然希望与中方进行沟通。中欧目前并未演变为全面战略对抗,应在对话中明确双方关系的边界。”

博雷利访华“姗姗来迟”,双边对话不可或缺

“从去年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再到今年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博雷利此次访华其实是中欧一系列对话的延续。作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完全应该来华,甚至早就应该来华。”丁纯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对于博雷利访华的主要目的,外界有诸多推测,也十分关注。中欧关系、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俄乌冲突等相关问题均被认为是此次中欧对话的可能议题。当然最为重要的议程是,博雷利将同中方官员举行新一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月11日介绍道,今年以来,中欧双方领导人互动频密,欧博官网各领域各层级对话合作全面铺开,中欧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中方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访华,并举行新一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这有利于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将为下阶段中欧高层交往做好准备,为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动力。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当前对于中欧双方来说,最为重要的议程便是预计于今年年内举行的“中欧峰会”,双方都希望看到领导人之间恢复线下面对面的互动。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与博雷利通话时就指出,中欧双方要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把疫情三年中欧之间缺失的交流功课补起来,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丁纯分析认为,受疫情影响,中欧此前交流有所减少。随着恢复接触,双方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在哪些领域存在误判或误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沟通。尽管中欧可能难以在一些问题上完全达成共识,但双方可以通过对话亮明自身观点、摸清对方“底牌”,明确双方关系中的边界,尝试达成一种双边的平衡。无论如何,对话永远比不接触或直接对抗好。

欧盟方面的数据显示,欧洲有20%的进口来自中国,中国占欧洲出口的9%;中欧贸易额每天达到23亿欧元,2022年已达近8500亿欧元。然而与此同时,近期的中欧关系也不乏挑战因素。欧盟委员会10月4日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此外,欧洲议会日前还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酝酿已久的《反胁迫工具法案》,并称将对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四个领域与各成员国进行集体风险评估。虽然上述决定没有点明任何国家,但外界普遍认为,欧盟此举有针对中国的意味。

对此丁纯指出,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中逐渐出现了泛安全化、泛政治化的趋势,不仅提出了“去风险化”的概念,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但完全与中国“脱钩”并不符合欧盟自身利益,在全球治理及热点问题的应对上,欧方也无法忽视中方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欧盟仍有意愿与中国进行积极沟通,并希望在与中国的互动中找寻内部的共识。

理性看待变局下的中欧关系:波折之中机遇仍存

在“国际大变局下的中欧关系:现状、挑战与前景”会议上,多名与会专家表示,在中欧关系近年来的演变及发展中,国际环境整体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在中美博弈、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欧盟对华认知近年来逐渐发生变化,使得中欧关系遭遇一定波折。在欧盟对华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所谓“三重定位”中,负面认知有所上升。但在波折之中,中欧合作机遇依然存在。

丁纯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欧盟对华的最新定位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反思的结果。欧盟逐渐发现,与中国相比,欧方在许多领域已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开始建立一整套叙事,试图以“去风险”等表述占据道德制高点,为自身出台相应对华政策制造理由。

2016年起,欧盟内部就已有意见认为有必要调整对华政策。2019年,欧盟提出的对华“三重定位”标志着其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美国对华战略焦虑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欧盟对华战略认知也受到影响,并在对华遏制上与美国进行配合。2022年俄乌冲突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冯德莱恩今年3月首度提出对华“去风险”概念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曾在5月表示,美欧对华策略已日益趋同,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博雷利5月在意大利参加一场论坛时表示,中国崛起已成必然,无论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多么密切,欧方都应采取有别于美国的政策。在谈及俄乌冲突时,博雷利还特别提到,中国可以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发挥作用。

此外,博雷利今年4月也在欧盟官方网站上发文详细阐述自己对中欧关系的看法,他表达了对中国独立和主权的尊重以及对中国在中东问题上斡旋成果的赞赏,“欧洲尊重中国,它钦佩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轨迹。我们知道,没有中国,世界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博雷利在文章中写道,“我们面前的真正挑战是如何最好地使我们的关系发挥作用,以及如何管理我们的分歧。这将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欧盟的利益。世界也需要我们这么做。”

对此,丁纯分析认为,中欧关系受到整个国际局势的影响,是多方互动的结果,也因此是一个动态的进程。鉴于欧盟不可能实现对华彻底“脱钩”,“遏制”与合作并存将成为其对华策略的基本面。与美国相比,欧盟对华战略焦虑相对较弱,内部对华“去风险”立场也存在一定分歧,中欧目前并未演变为全面战略对抗。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2-22 13:12 最后登录:2024-12-22 13: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