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欧博娱乐【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时间:2025-01-03 01:4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0 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抢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欧博娱乐“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抢抓数字经济发展之先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全力做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一、深刻理解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深化了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认识,为推动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并非对立和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提供坚实根基和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数字经济发展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否则就是“沙上建塔”。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底层基础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的支撑,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数字经济强国,无一不是制造强国。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场景。融合应用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持续创新的强大动力。实体经济产业门类众多,不同细分领域对数字技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为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试错和优化机会。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数据要素源泉。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源源不断且类型多样的数据供给,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价值,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和深刻影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有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和动能转换。这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加快质量变革。数字生产力快速发展,将引领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驱动实体经济体系重构、范式跃迁,提高供给体系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能力,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比如,数字经济发展使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将增加优质供给,减少低效和无效供给。这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加快效率变革。数据要素引领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比如,数字经济发展催生“黑灯工厂”制造模式,劳动和资本重新组合,生产率大幅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加快动力变革。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应用广泛,推动各类产业技术融合创新、各类模式业态跨界发展,将引领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拓展发展新空间、迸发发展新活力。比如,数字技术驱动的众包、众筹平台使企业更容易获取外部知识、信息和资源,提供了开放式创新舞台。这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安全水平,增强经济韧性。数字经济促进不同要素、产业和区域连通,提升企业间协同水平,将打破产业、地域限制,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好保障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须把数字经济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渗透、融入和应用到实体经济各领域全过程,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摆脱传统增长路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生产力跃迁,推动形成数字经济时代更具创新性、融合性的新质生产力。

  全方位融合。从融合范围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的全方位融合,将深刻重塑实体经济形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融合发展统筹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助力制造强国建设。要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欧博allbet依托数字手段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要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进农业经营方式、激活农业资源要素,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转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全周期融合。从融合对象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和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管理等经济价值创造活动的全周期融合,将深刻重塑价值创造过程。数字经济深度融入研发设计、市场服务等高附加值活动和生产制造等基本价值活动,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数字经济深度融入研发设计,催生高效研发。基于数字技术的协同研发和仿真设计,最大限度调动各类研发资源,提供低成本试错和优化机会,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研发设计效率,激发实体企业创新活力。数字经济深度融入生产制造,催生智能制造。数字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产生大量新型制造技术,推动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涌现出协同制造、网络制造、体验式制造等新型制造业态,生产制造活动焕然一新。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市场服务,催生精准服务。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孕育出远程设备运维、机器视觉质检等服务模式,推动实体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发展,打通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通道。

  全阶段融合。从融合进程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遵循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发展规律,推动实体经济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依次递进、逐步深化。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从物理世界收集、聚合数据并加以分析、应用,是把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和现实生产力的首要途径,为企业在数字世界中以更加敏捷、更低成本和更高质量的方式创造价值奠定基础。网络化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中间形态。通过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网络,企业可以实时感知、采集和监测价值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促进价值创造过程的无缝衔接和生产网络的动态协同,打造网络化生产方式。智能化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依托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经济活动将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动态决策,主动适应、改变和选择环境,引领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三)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数字平台的赋能作用,为实体经济部门带来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赋能实体经济技术创新。数字技术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应用场景广阔,赋能潜力巨大。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加快迭代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走上数字生成、网络互联和智能决策的技术演进路线,形成以新型实体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生态,让传统产业因数字技术新引擎而重焕生机。当前,数字技术进入加速创新的爆发期,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颠覆性前沿技术加速突破,“数据+算力+算法”技术集成创新持续加快,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源泉。

  以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赋能实体经济业态重构。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数据要素发挥“融合剂”作用。数据积累和价值释放贯穿产业数字化全过程,推动固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催生出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数字商贸、智慧农业等一批新兴业态,加速线上线下、生产生活、国内国际全面贯通,促进精准供给、激发新兴需求、重塑经济模式。当前,数据生成、共享、开放、流通和应用步伐加快,各类经营主体更加重视以数据驱动发展,数据价值持续向商业价值转化。

  以数字平台资源整合赋能实体经济组织变革。数字平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组织形式,具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通过数据聚合、算法优化和用户交互,围绕数字平台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打破产业和企业组织边界,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生态化转型,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涌现出一批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日趋频繁。

  二、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具备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实体经济发展优势,以及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基础良好、空间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持续显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基础不断夯实

  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优势不断巩固,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数字技术取得突破。数字技术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3.5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2%。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信息等关键数字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广泛、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从2012年的42.1%提高到2022年的75.6%,截至2023年6月,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行业应用融入60个国民经济大类。“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实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数据资源供给快速增长。持续打造健康有序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初步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我国数据产量从2017年的2.3ZB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8.1ZB,全球占比从8.8%提高至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成立48家数据交易机构,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二)数字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产业体系更加先进完备,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有力支撑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7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5.4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十年保持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2.5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5.8%。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成熟度与国际主流产品差距明显缩小,加速从“可用”向“好用”迈进。新兴数字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由无到有、由弱渐强,成为驱动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1.6万亿元,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度拓展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数字经济加快向制造业各领域渗透。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高。截至2023年6月,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0.1%、78.3%,比2012年分别提升35.5个和29.5个百分点。钢铁、汽车、装备、石化等领域涌现出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型制造模式从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实施,有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1/3以上,在全球遥遥领先。截至2023年6月,建设近80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9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智能化改造,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0.7%,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4.8%,产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27.4%,碳排放平均减少21.2%,转型示范效应凸显。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不断深化。截至2022年底,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和85%以上的工业大类,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个,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0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

  (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现代服务业成为数字化转型排头兵。数字业态激发服务业新活力。服务业发展呈现线上线下融合、行业跨界融合特征,网约车、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有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数字消费拓展消费新空间。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3.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6.5%,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2年的8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8.5%,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力量。数字贸易培育出口新优势。跨境电商高速发展,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2.1万亿元,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持续释放。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加快,2022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到2.5万亿元,有力拓展了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

  (五)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农业数字化转型平稳起步、扎实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业生产数字化进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产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新模式被广泛推广,大幅提高了农业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2012年的198.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313.8亿元,年均增速达38.9%,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通城乡消费循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种业数字化探索起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多个育种环节,成为辅助育种的重要手段。开发上线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建成运行全球首个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我们要准确把握融合趋势,深入研究问题短板,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筑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技术根基

  当前,我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操作系统、工业软件、高端芯片、基础材料等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瞄准全球数字技术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加快构建安全可控的数字技术体系。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的供给水平,加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以数字技术在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

  (二)激发数字基础设施潜能,拓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场景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我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有待强化。要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规模化部署和产业化应用。持续推动5G网络融合应用,将5G网络建设同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垂直行业应用场景。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充分发挥智算中心作用,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言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推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聚焦行业共性痛点开发高价值、大颗粒解决方案,推动平台在应用中迭代优化。加快交通、能源、民生、文化、环境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三)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优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治理环境

  我国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仍有待完善,数据市场发育尚不充分,制约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要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化,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供给和开发利用水平,深度挖掘数据红利。细化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制定,进一步推进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工作,努力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权属界定、价值评估、流通交易、共享利用等数据治理创新实践,促进数据汇聚整合、深度加工和增值利用,提升企业管理、运用、开发数据的能力。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培育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商,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

  (四)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质扩面

  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但数字经济在不同产业的渗透率不均衡,与服务业相比,制造业、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分阶段引导、分行业施策,探索实施多路径并行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策略,不断拓宽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三次产业全方位转型。纵深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动、智能制造工程,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培育推广规模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全面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引导传统产业和数字商务深度融合,加快商贸、物流、文旅等服务业数字化,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提高服务业品质和效益。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改造。

  (五)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生态

  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和主战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难题亟待破解。要培育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成本和风险,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和融合发展活力。发挥骨干企业示范作用,鼓励其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向行业输出技术、服务和方案,推广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聚焦转型咨询、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等方向,培育一批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支持服务商开发低成本、易部署、轻量化解决方案。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优化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奖补和贷款贴息,加快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1-13 06:01 最后登录:2025-01-13 06:0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