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也有“春天的故事” 专题:纪念邓小平逝世十周年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这里发生的变革,与发生在中国凤阳的“春天故事”有几分类似。 【邓小平语录】 “我们同苏联的关系已经正常化了,同老挝也改善了关系,现在就剩下一个越南了。我很不理解越南为什么要反华。我们是愿意改善同越南的关系的。” ??1989年10月7日,邓小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时说。
经过20年的革新后,越南成为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图为2006年12月,胡志明市街头,一名骑着摩托车的青年在一张共产主义宣传画海报前呼啸而过。新华/法新 提起邓小平,越南人首先想到的是“英明、果敢、伟大”。这个名字之所以在越南家喻户晓,是因为越南十分重视研究、借鉴邓小平倡导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中,使越南的革新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使国家得到了发展,人民走向了富裕。 尽管越南官方不愿意公开承认在“照搬中国模式”,但在越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上确实能找到许多中国的影子。“由于借鉴了中国许多成功的经验,越南的革新开放少走了许多弯路。”越南通讯社资深记者俊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这里也开唱“凤阳花鼓” 1978年,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在10多亿中国大地上全面展开。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欧博allbet中国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同时,位于中南半岛的近邻越南,由于实施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致使生产力受到束缚,国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社会经济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当时,物价飞涨,商品匮乏,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由于粮食生产连年减产,当局每年都要进口100多万吨粮食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越南因之出现了“守着粮仓没饭吃”的奇特现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产生的巨大效果深深地吸引并打动着越南领导层,影响着当地的居民。改革现有体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成为当时越南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3位中国农民冒险在一份“生死状”上按下手印,尝试“包产到户”之后,拥有80%农业人口的越南也开始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1986年底,越共六大作出了重大决策,全面推行革新开放政策,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努力使越南摆脱社会经济危机。越南开始了一场名为“Doi Moi”的改革运动,与当年发生在中国凤阳的“春天故事”几乎如出一辙。“Doi Moi”意为“革新”,其主旨在于确立以经济改革与建设为中心,包括在农业上实行承包制,在工业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承认商品经济,放宽对商品流通的控制等等。 “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8年,越南粮食产量比前一年增产200多万吨, 达1958万吨, 粮食实现了自给。2005年大米出口达52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2006年,越南鉴于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限制大米出口,但出口量仍达470万吨。 “中国模式”在东南亚的翻版 由于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越南被认为是“中国模式”在东南亚的翻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5月5月8日刊登一篇题为《好学生》的文章,直言越南在改革方面是中国的“好学生”,并认为越南在亚洲各国中的经济表现是最佳的。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越南沿着“中国模式”照亮的道路前行,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 这个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20年间,越南已成功地使8400万人脱贫。“越南是除中国外,走社会主义道路最为成功的国家。”中国社科院国外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所主任潘金娥说。 继续向邓小平取经 关于越南革新的模式问题,越南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北上取经,西方化缘”。“北上取经”的意思是说,越南要研究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参照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党内争论可能造成的改革迟滞,这也正是越南革新开放迄今并未遇到重大挫折和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化缘”就是引进西方的资金。而在这点上也是有模仿中国的影子。为了引进外资,越南也设立了一大批出口加工区、工业区和经济特区。 如今,对于模仿中国的做法,越南领导人也不再讳莫如深。此前,越南总理阮晋勇在接见来访的中国代表团时就表示,“两国国情相似,体制相同,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在越南前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越南学习和借鉴。” 近来,越共总结出了革新开放20年经验教训:“必须进行全面和同步革新,要确保以下三项任务的紧密结合及同步进行:经济发展是中心任务,党建是关键任务,文化发展是社会的精神基础”。人们从中不难看出向邓小平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学习的影子。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黄海敏发自河内) 责编:霍筠霞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