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技观察】一头扎进东南亚市场的长城汽车再次提速。 近日,欧博娱乐长城汽车计划在马来西亚进行长城哈弗等车型组装和制造,长城汽车在马来西亚如何出手这张牌,成为汽车圈关注的热点 结合长城汽车今年将哈弗H6 HEV、欧拉好猫、坦克500等多款车型陆续带入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市场的动作,长城汽车已完成在东盟八个国家市场的全面且深入的布局。 而随着长城马来西亚“制造”产线的逐步落地,其在东盟地区下的一盘大棋已然初见端倪,更是推动起东盟汽车市场朝着更加热闹的方向发展。 长城在马来西亚2028年产能2万辆 根据外媒报道显示,长城汽车马来西亚销售公司(GWM Malaysia)与EP Manufacturing Berhad(EPMB)旗下子公司PEPS-JV(马六甲)已签署备忘录,计划在马来西亚本地进行长城哈弗等车型的组装和制造。 备忘录的关键部分包括在未来三个月内推进双方合作以达成最终协议,以及EPMB公司将负责制造长城汽车的特定车型。 据悉,该合作将在马来西亚组装长城汽车旗下众多热门车型,包括长城SUV、皮卡和电动汽车等,同时支持本地汽车组装。此举既符合马来西亚政府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愿景,也有助于长城汽车方面进一步深挖东盟市场。 如果双方的合作协议最终成功实施,那么EPMB公司将从2024年开始,逐年增加长城汽车在马六甲工厂的产量,预计目标是在2028年达到2万辆。 长城汽车马来西亚董事总经理Mike Cui表示,这是长城汽车在东盟地区的首个CKD项目(CKD项目是以全散件形式作为进口整车车型的一种专有名词术语,在当地生产的零部件以较低的关税和较低的工资,利用当地劳动力组装成整车,欧博allbet并以较低零售价出售),将在长城汽车全球生产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长城汽车已经进入东盟主要汽车市场的背景下,这一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长城在东盟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并为当地消费者提供全面的销售、售后服务和基础设施网络。 当然,仅聚焦在马来西亚市场来看,当地汽车市场有望给长城汽车的海外布局带来增量。 数据显示,2023年马来西亚汽车行业的总销量有望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4%,超过了马来西亚汽车协会此前预测的72.5万辆。 长城汽车东盟地区喜忧参半 随着长城汽车在东盟地区显现出日益强大的“獠牙”,东盟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已然明晰: 未来几年内,传统欧美、日韩车企巨头将在这里与长城、比亚迪、奇瑞等中国车企掰手腕,加上还有特斯拉的入局,市场竞争环境注定一片红海。 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相比于竞争对手们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这也给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埋下了一些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长城汽车等中国车企普遍拥有着强大的价格优势,特别是当长城加速推动东南亚本地制造的进程,其产品价格竞争力将更具优势,哈弗H6 HEV、欧拉好猫、坦克500等热门车型的产品力也值得期待。 再加上,目前长城已经在东南亚主要市场都建立了销售网络,良好的制造+市场布局有助于他更好地占领市场。 不过,这样的一种综合实力并不能让长城汽车高枕无忧。 比如在本地制造层面,这段时间以来,全球新能源王者特斯拉不断加紧东南亚布局,在东南亚建设新工厂的传言甚嚣尘上。一旦特斯拉把亚洲的重点转移到东南亚,中国车企的优势格局或将不明显。 特斯拉之外,中国车企早已在东南亚掀起建厂热潮。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除长城汽车外,上汽集团、比亚迪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都已确定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此外,奇瑞、哪吒、江淮等品牌以KD工厂(散件组装,汽车厂商将整车拆成半散装或散装方式,出口到属地国家,在属地国家开设工厂进行组装)或组装等方式,也已进入泰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目前长城汽车在东南亚现有汽车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其试图提速布局到底能抢占多少市场份额还是未知数。 长城汽车在东盟地区的市场扩张、本地制造布局显然并非个例,而是全球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共性。在这种共性当中,长城汽车虽拥有着独特的产品、供应链优势,但与中国和全球头部车企巨头相比,他的优势并不明显,想要在东盟市场获得突围的话,仍需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好消息是,据Canalys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东盟整体汽车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东盟多个国家已持续出台针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放力度。叠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RCEP等利好因素,都会推动中国汽车产品尤其是新能源产品在东南亚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在东南亚区域的渗透率将由2022年的2.6%快速提升至12.8%。 在此过程中,中国品牌的优势在于已经走进东南亚纯电动车领域的第一梯队,但东南亚纯电汽车未来竞争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市场体量也尚待发掘。 除此以外,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传统燃油车优势并不明朗,这对中国新能源车品牌而言,或许建立信任的周期更长。毕竟缺少燃油车时代的品牌积淀。 长城汽车打开马来西亚市场的大门值得期待,但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渠道、用户体验和品牌认知,考量着团队的管理智慧。 (责任编辑:) |